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及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为老人提供多层次、更优质的养老服务尤为迫切。如何破解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智慧养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选项。
智慧服务快速推广
近日,江苏省东台市首家智慧社区老人食堂正式开业。与传统排队点菜方式不同,食堂设立了人脸识别系统,老人就餐时,只需将脸对准摄像头,识别成功后即可进入用餐。简单的一项智能技术,让老人告别往日吃饭“排长队”“磨破嘴”的现象。
“我国智慧养老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但随着信息化推进,智慧养老正在被更多人知晓。”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北京普天大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伯轩认为,普遍来看,老龄人多存在记忆力下降、视听力衰退、手脚不灵活或者各种疾病隐患,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智能化社区服务驿站或者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实现远程看护,让家人更放心。
信息技术的引进,正在从供需两方面深刻改变着传统养老模式。一方面,智能床垫、防摔手环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不断涌现,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远程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虚拟养老院服务等新业态的发展,使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国内较早探索智慧养老创新模式的领军企业,近年来,普天大健康依托“互联网+养老”平台,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力求为老人提供便利生活。
↑依托南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普天大健康实现了对数据采集、补贴发放、平台采购和运营情况等方面的监管。(普天大健康供图)
为实现对老年人的精准动态服务,近日,山东省日照市民政局依托普天智慧健康养老管理平台提供的技术和服务,在全市开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信息集中采集工作,包括全市老年人人口数量、区域分布、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等,为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推进措施、扶持政策等提供依据,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向智慧养老迈出坚实的一步。
“如何量化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提供哪些服务,谁来提供服务,要有精准数据来支撑,这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把纽带建立起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智慧养老将得到更多应用和推广。”吕伯轩说。
挖掘广阔就业空间
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智慧养老服务业是一个高需求率、高就业指数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智慧养老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众多就业和创业岗位。数据显示,目前,普天大健康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已在全国13省20余个城市落地运营,覆盖余家养老机构及社区服务机构,与普天大健康合作的供应商超过家,整合4万余名服务人员,累计服务老年人群超过万人。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时期,普天大健康各地运营团队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各运营机构始终保持热线畅通,与老人保持不间断联络,与社区保持紧密联动,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防疫优势,公司推出“普天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