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入选第80条“一江两岸别样水乡”精品线路。
盛夏的弶港镇巴斗村,海角之旅红红火火。连日来,村民们早起晚睡,穿梭飞针,编织起提供游客体验式捕获梭子蟹和小白虾的条状式丝网和圆筒式虾笼。
经过几年的接续奋斗,这座多年间,始终向海东行的海角渔村,将完美保留的红色文化、海涂文化、渔趣文化以及世遗地原生态,串联成一条3公里长的海角观光线,吸引了海内外人士聚焦的目光。
挖掘梳理享有“天下第一鲜”美誉的本港海鲜相关联的故事,让游客们在品尝四时海鲜的同时,聆听“斧文蛤”“黄泥螺”“菜花蛤”“大竹蛏”“海葵花”“梭子蟹”“脊尾白虾”等该港“出水鲜”背后的红色故事、趣闻故事以及传说故事。
有序引导入村观光团队沿着巴斗南大堤东行6公里,走进大湾角观潮区,仰望云卷云舒的蓝天,聆听渐行渐远的鸟鸣,欣赏来自大洋深处的“一线潮”“多向潮”“交汇潮”,感受正规“半日潮”的神奇壮美。探秘海洋蓝的生态源头,探寻大汛小汛、大潮小潮的潮起规律。
组织入驻村里民宿二日游的游客,分别前往万亩高涂多个生态养殖区,跟随专业渔民们学习运用丝网捕蟹、虾笼捕虾的水间作业技能,感受“挑担渔歌把家还”的丰收喜悦。
巴斗村党总支负责人叶勇表示,“巴斗的知名度、美誉度日益高涨,今后将继续运用多种形式,讲好抗日战争时期巴斗泉的故事、老船长的故事、红帆桥的故事,讲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12名工兵为掩护榴弹厂安全转移血染巴斗潮滩的悲壮故事,下一步将把注意力投放到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来自各个地区、各个层面的考察观光、游乐休闲人士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该村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深耕本港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元素,不断推出不可复制的海韵渔味新产品,让游客们吃了还想吃,玩了还想玩,看了还想看,听了还想听,住了还想住,来了还想来。(记者张伟伟通讯员丁平平杨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