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为扎实抓好“八五”普法,全力谱写好“强富美高”新东台现代化建设法治篇章,东台市突出“三大工程”,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充分发挥全民普法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一是大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公务人员、青少年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着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媒体从业人员法治教育,积极服务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法治需求。促进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正确行使法律权利、理性表达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把提升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及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之中,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现象,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
二是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涵养工程。紧扣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遗产湿地保护、乡村全面振兴,市、镇区、村(社区)创新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专家库,加强法治题材资源的挖掘整理、创作孵化、推介发布,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情怀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创树“大美东台·无法不美”品牌,增加法治类剧节目在文化惠民生基层行等活动中的比例,丰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实施“一镇一品”计划,着力打造特色鲜明,融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立得住、叫得响的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市域内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发、展示利用、宣传普及、传播交流等活动,讲好东台红色法治故事,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法治东台建设的时代激情。
三是大力实施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完善、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化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广“援法议事”等村(居)民议事协商模式,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持续开展“法企同行”主题活动,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升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加强对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深化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强化网上行为主体和行业的自律意识、法治意识。深入推进“法治入家”,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将法治宣传与家庭美德建设、良好家风宣传相结合,促进家庭关系和睦,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家庭中生根。
end-->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